下午1:40回到金澤,忍者寺的預約是4:00,挑出柯南通票按照計畫先去21世紀美術館補完;雖然美術館和忍者寺所在的「廣小路」都在城下町循環巴士的路線上,不巧的這二個站牌不可逆,如果堅持坐車得回到金澤站重新來過……四十分跑不掉。Google距離1.4公里需時17分鐘,按照經驗(莫名其妙的鬼打牆、憑方向感亂走實為繞路等)抓個半小時差不多,就這麼辦!3:15從美術館出發,也真的趕在3:50的集合時間抵達忍者寺~感謝當天下午氣溫雖低但沒有下雨,兩手空空散起步來很是愜意~

=
和HOSTEL的背包客們喝酒聊天時,老外們(比利時人和澳洲人)說他們腳力都很好,在金澤甚至京都的市區觀光時,寧可步行也不愛搭公車,「因為英文的乘車資訊不足。」

想想好像有點道理,此行除了長途巴士外的確比較少看到西方遊客耶(可是巴士文宣明明就有英文版啊,疑?)或許說觀光習慣會比較正確吧,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種分流?但我還是頗愛步行就是,尤其是一個人旅行時。

=


金澤街上遍植高麗菜?而且沒有被冰雪凍壞?

IMG_3941.JPG  

373  

好像是金澤道路綠化的定番,甚至連後天在加賀溫泉,一路都有的紫色高麗菜。傳line給最近熱中家庭菜園的阿爸看,阿爸還咬定一定是「台塑出品」的(啊啊,某爸的高麗菜在一月底寒流來襲時全滅;地點是桃園市郊)

查了網路原來是觀賞用的品種,叫作「葉牡丹」,而且要夠冷、中心部才會變色。
=

沿著犀川河堤從櫻橋走到犀川大橋後順著指標走就行了,犀川大橋是座頗有歷史的鐵橋,回程時華燈初上,別有風情。

357  

IMG_3954.JPG  


 

【妙立寺(忍者寺)】

 

359  

門票今年已經漲到千元小羊了(泣),但參觀的四十分鐘是個奇妙的体驗,值得花。

 

對觀光客而言,這是間主祀、利益什麼的都是次要的寺廟,阿某根本也忘了要參拜,大家都是為了一探它巧妙的機關(也就是別名的由來,「忍者」寺),它是四百年前的加賀藩主專用的祈願所,地方大人物為了躲避突如其來的追殺,建築設計處處算計。

首先必須預約。
請按照官網的英文頁面,先把七項預約資訊準備好,三個月之前就可以打電話囉(目前只受理電話方式預約)不確定是否每位接電話的人員都可以通英文,也可以到了金澤後請住宿處的服務人員或觀光案內所的人幫忙打;如果人數少,也可以直接到現場碰運氣。

就如同官網強調的,這個導覽是全日文的,而且,不允許自行口譯給同行者(就是「全程都得聽他的」)(無誤) 但不用抌心,除了繁体字版的小折頁外,報到時還會借你一本與導覽員解說同步的繁体字版紙本說明。

=
四點左右通知直接到正殿旁集合,可能是為了抵禦嚴冬才臨時增建的吧,正殿的入口意外的矮小且昏暗,像是一個木造洞穴,脫下鞋子登上階梯後才是建築本体,工作人員會拿著名冊核對姓氏和人數,再放人繳錢入內。

報上姓氏發現我是外國人後,馬上被請到門外的一邊,並拿出對應語言的A4紙要我閱讀,總之就是本次導覽必須遵守的注意事項(不可脫隊、不可口譯、不可拍照、不可觸摸等等);確定我都了解後才讓我付錢進入,本來想順著隊伍往大殿的內側跪坐,但工作人員指示我坐在明顯有段距離的外側。

不知為何這個場次除了我都是日本人,不是很受老外歡迎嗎喂~~>_<

後來才注意到,是刻意放我在暖爐的旁邊啊(心)

 

導覽的程序是先跪坐著等侯所有人都報到完畢後呢,放一下錄音介紹和短片介紹,再將遊客分成三、四個小團体分別帶開,並且從不同的機關開始介紹,以確保行程可以各自進行、準時結束。妙立寺規模雖小,分工和管理卻非常有效率呢。

前面提過那本同步翻譯手冊,為了充份了解導覽,總是要抓緊時間「提前」預習下一個景點,才不會鴨子聽雷;這種搶先的緊張感根本就是多益的聽力測驗(哈哈)。

印象最深的是建築中心的那口井,聽說水面上方有秘密通道道往金澤城?並且利用滑輪可直接打水到上方的座敷(最高級的房間?)泡茶宴客,牆面配合擺設弄了個鏤空的富士山,手往富士山外一拉就有能將地下的井水打上來,好個省力化又節省移動工時的設計啊(結果感嘆的點與忍者機關沒啥關聯)

藩主真的好有才,還將這個井比擬成流水(好啦也許它的地道會通往犀川,畢竟城在河那一岸)鏤空富士山的外頭還有個名為「太鼓橋」的走廊,並且將矮牆漆成代表流水的藍色。在這些風雅場所的不遠處(好吧它們層層疊疊曲折離奇,一切結構我都鬼打牆的覺得相距不遠)卻有個沒有窗戶的「切腹之間」,在裡面打不開的門,象徵「死」的「四」疊大小……

隱藏的樓梯、陷阱樓梯、利用錯覺設計的暗門…不知道歷史上妙立寺的機關是否確實發揮過制敵欺敵的作用,也許你會撻伐我對殘忍政爭與戰爭的無知,在四百年後活在承平時代的阿某看來,妙立寺卻也体現了設計者「自由奔放」的想像。

是說藩主的前田利常為了在政爭下存活,至死在人前都扮演著「笨蛋殿下」的形象,因為加賀藩百萬石的奉祿是所有大名中最多,低調一點才能細水長流,然後將財力傾注在文學、藝術、工藝等與擴張勢力無關的文化領域,卻也為金澤日後的繁榮奠定基礎。

 

==
【西茶屋街】

導覽結束也差不多五點了,關門收攤,附近走走就是「西茶屋街」,聽說是三大茶屋街裡藝妓人數最多的,但今天運氣不佳,並沒有目擊到藝妓出沒,幾個街上的主要景點也打烊了。若不是漏勾了21世紀美術館的柯南線索,我本來是打算到CASA RUA吃個標榜當地食材的輕食、參觀免費的「西茶屋街資料館」,体驗一下昔日少爺們花天酒地的美妙空間的~(哭哭)

 



【近江町市場】

接下來就一路從寺町走回近江町市場吃晚餐,途中經過熱鬧的片町,買買藥妝和漫畫,拍拍夜色中的「尾山神社」神門,來到近江町市場已經晚上八點多了,九成以上的店家早已拉下鐵門,也罷,我只是來吃個海鮮丼。

  

話說金澤的平價特色料理:海鮮丼、咖哩、黑輪(關東煮,聽青年旅社的當地員工說有貝類?!)。吃海鮮,近江町市場是個方便的場所。

隨便找了一間還亮著燈的食堂就要點餐,店員遲質了一下才幫我帶位,稍微溝通了一下才知道「九點就要打烊了喔」、「八點半就LAST ORDER了喔」~今天一整天沒吃什麼正餐,半小時解決一頓飯大丈夫!立馬豪氣的來一份OMAKASE丼!

IMG_3961.JPG  

上菜很快(都是生的,廢話),連同魚肉味噌湯和店家贈送的燉煮魚肉(嗯…也可能是快打烊了就順便「處理」一下食材),看了都心花怒放~餓了一天吃得非常快,湯都喝了一半店員突然拿出湯匙問我「要不要用這個」是哪招?

繼續扒飯後我得出以下三段論:
1. 從進門的應對得知我是外國人
2. 我拿筷子的方式非常怪(食指幾乎沒有實質作用,筷子拿得很長、乍看似乎是用虎口頂著筷子尾端吃飯)
3. 我是不習慣使用筷子的外國人

雖然很怪,也這樣一路吃好吃飽了,而且,還是來自使用筷子的文化圈……(愈寫愈覺得汗顏)算了,就算是見証自家「自由奔放」的家教、繼續用自己流的方式吃飯吧!

對了,這個体貼的店家是「近江町市場壽司」,海鮮丼最基本的新鮮是一定有的,接客、氣氛都讓人很自在,符合海鮮丼的庶民形象,確認沒有LAST ORDER後,前台的師傅們就開始慢慢收拾了,其他二組客人都老神在在的慢慢吃、划手機等打烊。面向觀光客的海鮮市場,或許只有離峰時間才有這樣的悠閒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